当前位置:广东品牌之窗 >> 生活时尚 >> 文章正文

100个你妈都不知道的生活小技巧

发布于:2021-08-26 被浏览:2362次
100个你妈都不知道的生活小技巧

澎湃新闻记者 尹琳

制定家庭规则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顺利运作,我们提供了几个通常不会被意识到的关键点。

近日,四川成都的一位妈妈,因为被7岁儿子不断“呼叫”,和儿子签下了一份“不要喊妈条约”。

张鹿(化名)是一位文字工作者,平时都在家办公。儿子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

丈夫是一位工程师,经常出差在外。


由于家里没人帮忙照看,大多数时间都是张鹿自己带儿子。

“可能是长久以来一直在一起的原因,他确实有点依赖我。”近日,儿子放了暑假,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喊妈妈。这让张鹿非常头疼,感到随时被打扰,无法专心工作

于是,她与儿子沟通协商,并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写了一份“不要喊妈条约”。

“条约”总共列明十条,涵盖了学习和生活的多个方面。张鹿表示,“条约”设立后,儿子喊妈妈的次数大幅度减少,不过儿子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签订“条约”的当晚还跟妈妈开玩笑说:“妈妈,你是不是嫌弃我了?”

张鹿则耐心地跟儿子讲道理:“爸爸工作忙,妈妈也要上班,有时候真的忙不过来。”

不少网友留言,半开玩笑询问可不可以把这份条约word版发出来,自己打印出来贴家里。也有一些网友摩拳擦掌准备学习,要借鉴这种育儿方式,调整自家孩子身上一些“不恰当行为”,不过也有一些“资深”父母则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因为他们经历过惨痛经历已经不相信所谓“条约”可以管好孩子了。

“为了让孩子在暑假里可以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息,我们小学每年都写,但是最后就是一张纸,现在主要靠吼和骂,以及……视而不见。”一位网友妈妈如是说。

的确,规矩好定,执行难。

打印、签订一份协议看上去热热闹闹,但是能否让家庭能够更好地运转,孩子在其中获得成长和帮助,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追寻儿童发展专家的步伐,看看在规则订立和执行方面,一般人可能想不到的点。

年龄如何影响孩子遵从规则的态度

张鹿女士和她7岁的儿子可以签订一份“不喊妈条约”,初步回应说效果不错。如果只看到这份协议,而没有看到孩子的年龄,就可能忽视掉一些重要的东西。

在儿童发展研究者们眼中,从幼儿园到高中生,孩子的成长呈现出巨大的阶段变化。这其中就包含了是否愿意听大人的话,把大人的话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愿意遵从大人的教导和指令。Gershkoff&Thelen在2004年的研究中发现,儿童理解和维护规则随着年龄的发展,呈现出U型成长模式和摇摆姿态。

孩子们通常在小学2年级之前都比较重视权威的意见,他们甚至不太知道这份条约真正的意义,但是仍愿意听大人的指令:这是妈妈要我做的事情,而且妈妈把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我得听从。

如果,孩子处于3、4年级,你会发现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这个年龄的孩子对规则出现摇摆姿态,聪明的他们发现生活中总有些和规定相反的行为也是被允许的,比如老师、父母说要尊重大人,但是有时候给大人起个好玩的外号显得关系也挺亲热的。

5、6年级是最遵守规则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周围环境越来越了解,有点老大哥老大姐的味道,此时的他们真正感受到遵守规则对管理秩序非常重要,比如规则可以保护大家,可以体现公平,可以减少混乱等等。如果你在这个时间点,和孩子认真地讨论、协商一份合情合理的行为规则,通常他们是愿意遵从的。

很不幸,如果你的孩子刚好处于初中阶段,要让一份小小的协议完成使命,你会发现难度非常高。因为他们步入了正在扩张自我意识的青春期早期。他们最反感的就是父母入侵自己的个人领域。他们会否定规矩,说这是权威的武断命令,会不在乎你说的话——这时候,你也别太泄气,别自责:为啥别人家的协议好用,自己家的怎么搞不好?

庆幸的是,到了高中阶段,孩子们又慢慢懂事,这个懂事是一次质的跨越,他们开始真正理解一个社会、一个家庭要想有序地维持运转,需要重视规则,需要权威。当然,你要想和他们签订条约,就更要做好功课,把彼此放在更加平等的位置上讨论和协商。

要理解“坏行为”的前因,让孩子体会胜任力

一份“不喊妈条约”带来了某种暗示:如果孩子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注:此处的“不恰当”,并不是对孩子行为的客观评判),我们可以通过条约,重新明确一个更合适的行为,比如“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早起自觉洗漱后,打开衣柜找衣服穿,不要喊妈!”“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爸爸回家后,喊爸!”

但是,建立一个新规矩,真的可以这么简单吗?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教育研究人员摸索出一系列课堂管理方法,他们希望这些管理行为的纪律和规则不仅仅是帮助教学更顺利,同时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好行为。其中,Marilyn Watson在2003年的论文中提出了发展性纪律的核心策略。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当我们发现孩子有所谓的不恰当行为时,需要分析行为的前因。这包括,分析目前环境中的规则有没有助长这种不恰当行为、分析孩子出现不恰当行为的需要和动机,以及考察规则是否合适,能够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胜任力。

就如新闻中所描写的,儿子黏妈妈的背后存在一个特殊的环境,即母亲常年在家工作,父亲一直出差在外,这让母子俩相处的方式变得非常亲密。它在塑造孩子过度依赖母亲的关系模式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条约”代表了母亲的态度,她已经不能够忍受这种过度狭窄的母子空间了,决定打破这种相处模式,制造出更大的空间来。当然,能否打破这种熟悉的依赖模式需要考验,母亲的协议无疑代表了一个勇敢的开端和坚定的态度。

我们还要看到孩子“依赖”背后的心理需要。暑假缺少玩伴、缺少外出的机会、缺少有意思有兴趣的事情,可能也是孩子不断叫妈,以打破无聊和寂寞的动机之一。

7岁的孩子还处于对父母相当依恋的阶段,此时的“黏”也反映了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再过两三年,男孩进入青春期,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开始了自己个人空间的开疆辟土,这份条约或许就成了一张让母亲心酸的回忆。

如果规则没有尊重孩子目前的现状、解除孩子面临的困境,符合发展的年龄和特点,那么,不遵守反而会成为大概率事件。一个值得推荐的思路是,一项规则如果总是需要你花大量的时间去处理孩子的违规,不如停下来多思考一下,甚至勇敢做出部分修改。

定规矩绕不开“自主性”这把双刃剑

张鹿女士和儿子签订了一份条约,小男孩愿意配合妈妈,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发挥了作用:对母亲的尊重,这是多年依恋关系打下的情感基础。但是孩子内心有担忧。他临睡前问:“妈妈,你是不是嫌弃我了?”母亲耐心地回应了他:“爸爸工作忙,妈妈也要上班,有时候真的忙不过来。”

通常来说,母亲制定明确的条约,并且解释签订条约的理由,这种处理方式是比较节省时间的。不过,在教育研究者眼中,他们更推荐另外一种解决方案,让孩子直接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目的是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需要与别人的需要之间存在矛盾。

比如:妈妈可以把困扰自己的问题抛给孩子,请孩子动脑筋去思考。

“妈妈现在很忙,你又老是来打扰我,这样我就完不成工作了。怎么办啊?好苦恼。我请求聪明的你,快快想一些办法来解救我!”

孩子可以抛出几个答案,“上午我玩自己的,下午你必须陪我2个小时玩游戏,可以吗?妈妈。”诸如此类,可能孩子会更容易感受到自信,更愿意自我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这种做法费时费力,收效缓慢,但是它被证明是值得去做的——让儿童参与解决,自己想出解决方案,有助于他们的自主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并且收获良好的情绪。

在孩子小的时候,你可能会忽视孩子的自主性;而在孩子大一点的时候,你可能会仇恨孩子的自主性。

伴随孩子进入青春期,自主性是绕不开的话题,因为他们总是竭力保护自己的空间和权利,不允许你随意染指。

我们不妨以“打扫房间”为例。这通常是青春期早期和中期的亲子冲突主要来源。脏乱的房间在父母眼中简直不可忍,但是孩子却认为这是自己的事情。美国心理学家Judith Smetana在《打扫你的房间》论文中,将亲子之战中父母要求孩子打扫房间作为美国家庭存在的典型问题。

“房间也太乱了,你该打扫一下。”

“我觉得挺好啊!你觉得乱,我又不觉得乱。”

……

相信不少父母在谈到这一点上心有戚戚。事实上,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许多国家。如果你简单地把打扫干净房间当作家庭规则,就会发现自己陷入到很麻烦的境地:你很累,需要不停地催促、唠叨,或者干脆替他们打扫,而他们还不领情,嫌你烦。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社会认知领域理论专家Larry Nucci认为打扫房间就是一种既涉及到个人空间又涉及到家庭规则的事情上,强硬的规矩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激起强烈的愤怒情绪,父母与孩子需要进行必要的协商。

他建议父母与孩子找到一个相互分享观点的机会,把问题抛出来,鼓励双方都想办法,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一个公平的妥协点:既承认房间是这个孩子自己的个人空间,父母不能过多干涉,同时孩子也需要尽可能满足父母的要求,毕竟这是一个完整的家庭。

你瞧,看别人家的“条约”总是振奋人心,但是轮到自己家就会发现,只有执行得下去的条约才算是规矩。不管条约是否有效,儿童发展学家们帮助我们更了解孩子和他们的行为,而这也会帮助我们多一点耐心,为孩子们提供有序、温暖、公平的成长环境。

责任编辑:陈华

校对:丁晓